来源:东方头条 时间:2020-03-25 02:18:11
随着和风暖阳、樱花盛开,武汉的春天如约而至。
3月20日,江南协和医院第一批部分科室恢复普通专科门诊,而康复医学科的勇士们依然奋战在抗疫一线。两个多月来,他们不计报酬、舍生忘死,和病魔抢分秒,为最终赢得这场世纪战疫的胜利做出自己的贡献。战争已经接近尾声,面对狡猾的病毒敌人,要慎始更要善终,江南协和医院康复人誓与战友共进退,坚守阵地,坚决打赢这场战争。
1月20日,就在大家沉浸在喜迎春节的气氛中,突然接到医院通知,新冠肺炎疫情战斗已经打响,康复医学科医务人员全员待命参战。随即,康复护士朱艳,曾雪琴、付梦俣等三人作为第一批康复护士支援前线。22日,科室妥善安置住院病人后,清空两层楼的病区,柳双桂、徐冬、曹中正、张玮、王亚琴、范霁月、冯玉等七位医生相继奔赴前线战场,火速支援呼吸发热病区和发热门诊。
柳双桂,从神经内科调至康复科不足半年的主治医师,与丈夫、女儿一起分别战斗在区人民医院、区中医院和东西湖东山街卫生院三个不同的抗疫战场。在接到医务人员准备上一线的倡议后,第一时间主动请战,率先加入到呼吸内科重症三病区。在当初重症病人数居高不下、医务人员被感染的高风险状况下,柳双桂没有退缩,连续两个多月始终战斗在一线,其扎实过硬的技术作风赢得了科室领导,外援专家和病人的一致好评。面对这些,柳双桂只说了淡淡一句,“我们也是人,哪有不怕的,但是我们是医生,争分夺秒与死神抢病人、救死扶伤、治病救人就是我们的职责。”
王亚琴,90后美女,也是第一批请战上前线的康复医生。作为一名年资不长的康复医生,从来没有遇见过这么大的疫情,有过害怕,有过哭泣,然而,倔强的小丫头没有退缩,没有豪言壮语,有的只是坚韧、执着和担当。
徐冬,两个孩子的奶爸。在一个多月艰苦抗疫战斗后中招感染,所幸及时发现和治疗,目前正在恢复中。回忆初到发热门诊的情形,徐冬说,最辛苦的时候是过年前后,病人太多,从下午5点一直到凌晨一两点完全不间断。下半夜病人少一点,但是过年期间天寒地冻,尤其是半夜,因为要穿防护服,里面衣服不能穿多,值班室虽然就在门外,但是防护物质紧张,出去再进来就得换衣服,那时候防护服紧缺,为了节约防护用品,只能咬牙坚持不喝水、不上厕所。
身体上的压力还可以扛着,心理上的压力是最难熬的。徐冬说,那个时候,没有方舱,没有足够的病房,没有足够的地方隔离,门诊每天的病人蜂拥而至,面对几近失控的状态,有时候深深的无力感撕扯着自己。但是,面对一双双渴求的眼睛,容不得你多想,深深吸一口气,赶紧争分夺秒收治病人,挽救更多的生命。
医务人员上了一线后就基本没回家,这张照片是徐冬医生中途回去一次拿换洗衣服,不敢进家门,就在小区楼下吃饭的时候家人拍下的。世上哪有人生来就是顶天立地的英雄,只不过是责任与担当,成就了这样一批平民英雄。
范霁月,90后康复医生,为抗击疫情推迟婚期的准新娘
曹中正,一个高大帅气又萌萌哒的骨科康复组医生
张玮,沉静内敛、上班10年以来零迟到零病事假,两个孩子的宝妈
冯玉,个子不大能量不小的90后美女医生
康复逆行天使,还有很多都在不同的岗位,大家朝着共同的目标在奔跑。他们是一群普通人,却又是一群不平凡的英雄。
在14亿同胞众志成城、共克时艰,数万名白衣战士为了共同目标艰苦奋战下,胜利在招手,曙光就在前头。然而,战斗还没有结束,胜利还没有到来,协和江南康复人誓同战友一道,疫情不退,他们不回,坚决打赢这场病毒战!
来源:通讯员陈林
编辑:胡香玲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