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东方头条 时间:2020-03-29 20:38:27
受新冠影响全球足球赛事被迫停摆,各大联赛及俱乐部损失惨重。在此形势下欧洲各大豪门相继推出减薪政策,并与球员进行协商相关事宜来应对。韩国足协也在随后跟进提出降薪,以减少联赛延期带来的经济损失。那么同样受疫情影响的中超,会不会也要减薪呢?
首先从联赛营运来看欧洲五大职业联赛运营来看,其收益部分组成为:1、各种形式的广告吸引大量的赞助经费;2通过电视转播收取一定的转播分成;3、门票收入和会员制的会费(非会员制俱乐部无此收入);4、比赛日球迷消费的收入,如球衣、队徽、纪念品等。赞助商和电视转播是各俱乐部最大的收益分成,占的比也重最大;而门票、会费及其他消费收入相对较少,但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所以俱乐部可以通过以上几种收入,对球队做出正确的评估并进行合理的经营,使其俱乐部的运营形成良性的盈利模式,从而促成整个联赛的良好运转。而看似运营模式相似的中超,却有着实质性的区别与不同。首先赞助商多为国企扶持,俱乐部的盈亏一切都有国企负担。其次电视转播权均由央视统一调配,俱乐部也没有转播收益分成。俱乐部失去两大主要收入后,只能严重依附于赞助商之下,俱乐部的管理和营运完全受制于企业。也就是说俱乐部的管理层和球员,虽在职业联赛工作或踢球,实为国企体制下的“高薪员工”!在全国提倡复工复产,大力复苏经济的浪潮下,给员工停工减薪的可能性不大。再说,足协面临即将开启的新赛程,还要解决多家俱乐部面临解散和递补等诸多问题,也无暇顾及给球员减薪。
其次从国内疫情来看随着国内疫情大力逆转直降和近日对境外输入的严加把控,新冠病毒在国内已从严重干扰正常生活慢慢衰败至正常防范。“CBA已报至体局未被批复”,说明疫情得以好转不易,需要时间留置观察。但从这一迹象也能看出,在严格把控和综合性的检测后,联赛也很可能会在不久后开启。再从球员限薪及规划政策的出台,到俱乐部解散及递补等近期重要事件的处理来看,足协的应对能力和办事效率不敢恭维······或许足协及相关部门还商讨如何给出关于减薪的“可行性处理意见”时,联赛早已重启开打!
最后从中国足球长远的发展来看在恒大及一些实力房地产企业的强势加入下,中超联赛受金元风暴的冲击实现了二次复苏。但中国足球的基础还很薄弱,缺乏足球人才的青训是一大致命硬伤。尤其在应试教育乱象影响下的国式传统家庭中,球员的高收入成了吸引家长支持孩子进入职业足球的唯一理由。年末岁初的球员限薪令、俱乐部退赛及即将出现球员失业。已对像辽足这样依靠青训培养保障球队竞争力的前提下,又通过高价转卖球员至中超豪门运转的球队,在限令后球队没有了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来源,如果再没有企业赞助的情况下,濒临解散也已成定局。这些依靠青训,走“造血卖血”模式的小资本俱乐部的解散,对于本就薄弱的中国青训来说,损失是巨大的!当然还有像惠家康这样的球员,因低薪和欠薪无法保障正常的生活,如果再去谈减薪是不是有点不切实际了?还有最为重要的就是外援的减薪问题。中超不管在赛事影响力还是竞技水平上层面来说,与欧洲各大联赛还无法抗衡,吸引高水平外援来中超效力的唯一原因就是高薪。如果在限薪令后再去减薪,哪还有什么资本去吸引强力外援的加盟呢?
所以随着疫情的好转和中超的即将开赛,全球减薪潮将不会波及到中超球员的薪水问题。但从近期球员的欠薪、收入差距过大、受多大13家俱乐部解散后的球员失业等问题来看,平衡球员的薪水和提高就业保障又成了足协急于解决的新问题。
上一篇:英超和西甲包揽前二,德甲和意甲,谁才是真正的第三大联赛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