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知名律师

  • 18053115917
  • 建筑工程

    周先生

    联系方式

    • 聊城知名律师
    • 咨询电话:0531-80961678
    • 24小时热线:18053115917
    • 律师微信 :18053115917
    • 济南市文化东路24号

    一位志愿者的武汉六十五天

    来源:东方头条 时间:2020-03-30 16:21:47

    大雨夜,从浙江安吉只身来到武汉的志愿者楼威辰,遇到一位送货小哥推着电瓶车踽踽独行,便开车帮他送货。小哥一句“原本打算送完单随便找个屋檐‘蹲一晚上’”让他瞬间明白:原来,刚过去的这个冬天,无数个“他”和“他们”就像“微尘”,伴着雪花飘落凡间,铺满了这空的江城。

    文|朱海洋

    监制|张凤云

    编辑|闻人君

    莫志超

    美编|刘 念

    睁开眼,等待楼威辰的便是每天2000-3000元的开支,“95后”的他对肉价其实不太有概念,但最贵时60元/斤的猪肉,一刀下去就是100多元,还是让他两眼一顿。

    装满超市0.4元/只的购物袋,经常需要花上几百块钱,还得开车数十里,穿街走巷送给素不相识的某个武汉家庭。2月27日,楼威辰“弹尽粮绝”,身上仅有的两万多元花完了,那天是他从老家浙江安吉到武汉当志愿者的第33天。

    楼威辰没办法,到了晚上思来想去,第一次点开支付宝“借呗”,贷了2.7万元。分期一年,利息4000多元。总算续上供,但也只够撑上10天。

    “感觉一下子长大了,学会了精打细算,看清了善与恶,理解了生活的艰难,也懂得了生命的意义……”电话那头的楼威辰,声音有些沙哑和疲惫。

    杂声与烟花

    正月初一早上,楼威辰吃了点东西,裹上大衣便开车出门。安吉县城的大街上,冷冷清清。

    几条街都被楼威辰跑完,到最后一家劳保店时,他几乎准备放弃。店主得知一下买4000个口罩,好说歹说总算答应过来开门。1400多元的总价,虽比平时贵上不少,但能买到已是万幸。

    午饭过后,楼威辰给奶奶挂了个电话,说是公司有出差任务,他得临时到江西一趟,去去就回。而事实上,他此行的目的地是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中心——武汉。他怕奶奶担心,便扯了个谎,想着把口罩送到就返程。

    从刷朋友圈看到武汉急缺医用口罩的消息,到决定自驾前往,楼威辰前后花了不到12个小时。

    打开手机导航,从家到武汉700多公里。踩下油门,这是他第一次开这么长的距离,也是第一次去湖北。

    一路上都在下大雨,雨刮器不断摇摆。坐在车里,楼威辰强打精神。这几天本就没咋睡好,干涩的双眼有些晕眩。

    驶入湖北境内,天空早已乌黑。大灯刺透夜幕,射向空洞的远方,耳边是车子飞驰的轰鸣。楼威辰想了解当地新闻,打开收音机,传出来的却是嘈杂的“呲呲”声,如同电视上的雪花屏。

    “一下子就觉得特别沉重,特别孤独。”楼威辰说。抵达武昌出口时,已是晚10时。交警检查了后备箱,便示意放行。

    楼威辰没来过武汉,但对这座以热干面闻名的江城倾慕已久。在他的想象中,武汉有着水波氤氲的长江、飞架南北的大桥、岸边茵茵的垂柳,当然还有武大烂漫的樱花。

    可当汽车飞驰在武汉长江大桥上时,现实却与想象天差地别。越往里开,街越是空荡,昏黄的路灯更是放大了这种孤寂感。没想到,有着1000多万人口的武汉,竟是如此“萧条”,像极了电影里的桥段。

    “远处居民楼里,还能看到斑驳的亮点。你就知道,其实人有很多,就是不敢出门。”沿途所见触动着楼威辰。进城时,远处天空突然蹦出一簇烟花,炸亮了整片天空,这让他紧锁的心头稍稍宽松了些。初见江城,楼威辰便决定,为这座城市再做点什么。

    津津有味的汤圆

    靠边停车后,楼威辰拨通了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医院的电话。之前在网上,他曾看到医院发布过急缺人手的消息,便提出希望留下来当志愿者。电话那头婉拒了楼威辰的请求,但同时指了另一条明路:去武汉红十字会问问。

    抵达红会时已是深夜,一栋不高的楼里灯火通明,十几个穿着红马甲的工作人员仍在搬运物资。交接完几箱口罩,楼威辰表示也想留下来。一位大姐简单询问了些情况,让他登记,然后说:“先帮着搬东西吧。”

    “我赶紧加入其中,都是些口罩、防护服,还有食品之类的,一直搬到深夜12时多。结束后,大姐叫我们都回去歇息。可我没地儿,只能在沙发上蜷了一宿。”楼威辰和衣而眠,辗转反侧,一直到凌晨3时多才浅浅睡去。

    好在第二天,楼威辰遇见了另一位志愿者,一位来自青海在武汉工作的咖啡师提出可以让他暂时挤住在出租房里。那是江岸区的一栋旧楼,只有一间房。虽有些简陋,但至少能解决眼下最大的洗澡难题。

    来武汉的消息,还是在一周后走漏了风声。奶奶在电话那头啜泣:“万一你死在那里怎么办?”

    出身农村的楼威辰自小父母离异,父亲与爷爷又相继去世,由奶奶抚养成人。为了说服她,楼威辰将“老底子”搬了出来:“古时候打仗时不也都是瞒着家人。放心吧,这里没那么恐怖!”

    好说歹说,算是暂时稳住了。奶奶不会用智能手机,楼威辰就三天两头去个电话,以便让老人家放心。

    楼威辰中文系出身,擅长写文作诗,毕业没两年就已是安吉某策划公司的文案总监。当被武汉红十字会得知职业后,楼威辰很快结束了“搬运工”的工作,转而成了一名“文案写手”。

    按理说,“从武到文”,辛劳会减去不少,但楼威辰却没感觉轻松,满屏的求救信息让他无限压抑。

    意想不到的是,进入2月后,楼威辰开始咳嗽。这在武汉简直令人崩溃。

    “就是嗓子痒,光咳嗽,没发烧,也没鼻涕。我虽然戴着口罩,极力忍住,但只要稍稍一咳,大家齐刷刷看向我,你明白那个眼神吗?”楼威辰坦言,自己当时害怕极了,而相比惧怕真的中招,他更担心连累整个志愿者小组,甚至整个武汉红会。

    所幸,只是虚惊一场,但这次“重生”也坚定了楼威辰“走出去”的决心。告别“笔头”岗位,是在元宵节当天。

    “条件有限,就用一个电饭煲,锅沿儿都掉漆了,煮上一锅汤圆,呼呼冒着热气。没有碗,人手一只一次性塑料杯,就围着边吃边聊。”在并不算作践行的汤圆宴上,楼威辰与战友们正式告别,“我准备离开红会,开着车,去帮助那些有困难的人。”

    楼威辰回忆,其实那天的汤圆味道并不咋样,但是大家吃得津津有味。

    一张便签纸

    离开红会后,楼威辰开始寻找那些被遗忘的角落。因为精力有限,他只能先把目光聚焦到那些地处偏僻的老弱病残,以及经济困难的弱势群体身上。

    当时的武汉已经开始实行社区封闭式管理,外卖平台逐渐关闭,所有商超不得对个人开放。开着他那辆“外地车”,楼威辰开启了新的征程。

    2月11日,在微博上,楼威辰看到了一条求助信息,博主叫“秀秀”。

    楼威辰马上私信联系。秀秀家住在武汉江岸区的谌家矶街,20岁出头的小姑娘,遭遇着人生最大的变故:父亲突然离世,母亲病危却又暂时无法入院。秀秀别无他法,只能在网上求助。

    来来回回的信息中,楼威辰了解到,秀秀的母亲已住进医院。可眼下,秀秀自己也出现了症状,恐怕已经中招。她最担心的是同住家中的弟弟,还有急缺的各种物资。

    得知姐弟俩还没吃饭,中午时分,楼威辰开着车去送盒饭。

    秀秀所在的天兴花园是个大小区,东南面5个大门,只留下2号门用于通行。进不去小区,楼威辰把塑料袋放在了门口置物架上,让秀秀的弟弟下来取饭。

    为了鼓励秀秀,装饭的袋子外,楼威辰特意贴了张便签纸:“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坚持住,照顾好弟弟,你们母亲所需的蛋白粉已在打听。当无法逾越的时候,请打我电话,我和希望都会出现。”

    楼威辰说,这些天,他看到听到的事儿太多,“有时候,我就觉得人活着得有点东西支撑,否则太容易崩溃。我希望用这张写满鼓励的便签纸,为孤独中的人们带去温暖。”

    采齐秀秀的物资并非易事。一路上,除了家常便饭的闭门羹,还得时刻准备接受交警的盘问——“浙E”的牌照出卖了他的身份。

    有一次,交警拦下他询问:“浙江的,来干吗?有通行证没?”楼威辰如实交代,称自己是名志愿者,专门为老弱病残送东西。幸运的是,尽管他的车并不在原本的“放行”范围内,但交警听后,绝大多数会摆手放行。

    夜幕降临时,楼威辰终于买齐,他又贴上了第二张纸条:“答应你的蛋白粉弄到了,还有你们的晚餐、84消毒液、酒精等,别放弃!萤火会汇聚成星河,照亮武汉城的黑夜。”

    回到江岸区的住所已是深夜,一天没有进食的楼威辰,拿起了一盒泡面。在当时的武汉,这是最便捷,也是最廉价的充饥食物。尽管极不喜欢,更难言享受,但他早已与自己和解。

    与秀秀的相识,给了楼威辰巨大的内心震撼,也勾起了藏在内心深处的苦楚。秀秀只比他小3岁,同样失去了父亲,却来不及伤心。楼威辰想尽力守护这个素不相识的家庭。

    后来,秀秀住进了医院,弟弟则被隔离在酒店。尽管资金紧张,情人节当天,楼威辰还是花了120元,为秀秀准备了一束精致的小雏菊。细心的他还专门配了花瓶,嘱托两天换一次水,并和秀秀约定出院后一起去看樱花。

    如同圣诞老人般,楼威辰一直守护着秀秀。有一天,秀秀发来微信,说照顾自己的护士戴如珍过生日,拜托他买个蛋糕。彼时的武汉,蛋糕已跻身“奢侈品”行列。跑了几条大街,清一色的关门。

    最后,替楼威辰解围的,竟是他曾帮助过的一位姑娘。那位姑娘开了家蛋糕店,可人在黄陂区。于是,楼威辰花了两个多小时来回取货。蛋糕终于到手,姑娘却坚决不肯收钱。

    3月3日,秀秀康复出院了。在楼威辰看来,小小的一张便签纸,有着特殊而又重要的意义——困顿之中,粮食、蔬菜固然重要,但支撑人们前行的,是对未来的期盼。

    后来,楼威辰再帮人送东西的时候,总不忘贴上一张便签纸。送人大白兔奶糖时,他会写上:“你尝到什么味道,以后的生活,就是什么样的。”在一盒脱脂奶粉上,他写道:“你记住,风再大,永远吹不走太阳……”到了后来,有人模仿起楼威辰,也开始在爱心物资上贴上纸,写下一串暖心话语。

    不经意间的微光

    或许是父亲的早逝,让楼威辰对生命有着比同龄人更成熟的理解。而两个多月的时光,对楼威辰来说,却又是一场深入骨髓的生命教育。

    “我本以为世界是由大陆和海洋组成的,直到后来才发现,世界是由无数的光组成的,它们在黑暗里显得尤为耀眼。”楼威辰感触地说,每个认真生活的人,都值得被认真对待,那就是生命的意义。

    与婆婆的初见经历,有些狼狈。2月22日,楼威辰收到信息,洪山区有位老人需要药和食物。马上,他就按需采购,并开了足足一个小时车送去。抵达时,楼威辰惊呆了。废品站后的筒子楼,乌黑得有些吓人。七绕八拐后,终于见到老人家。

    由于语言不通,楼威辰放下东西后,用最慢的普通话嘱咐几句。老人噙着泪,有些木讷地点头,似懂非懂。临走时,一路送他到拐角。昏暗的楼道里,老人的身影更加模糊。尽管出身农村,但这却是楼威辰从未见过的破败。有人,依然努力生活着。

    有位大姐为了改善楼威辰的伙食,主动提出每天送便当。第一次送餐,为了不让饭菜放凉,保鲜膜裹了一层又一层。但楼威辰最怕麻烦别人,之后一直用善意的谎言,婉拒着大姐的便当。

    可意外的晚餐,总会不期而至。有次,一位陌生人在微博上问楼威辰要了手机号和住址。从那以后,他深夜回到家,在微博上发完动态不久,竟好几次收到了外卖。直到如今,点餐人叫什么,是男是女,是老是少,楼威辰一概不知。

    有一天,楼威辰还接到了中学校长汤有祥转来的6万元钱。这事儿让他感慨了好几天,“老校长73岁了,也是农村出来的。6万元不是小数目。”

    “作为一名教育者,其实我更在思考,从这场灾难中我们能学到什么?又应当如何对待自己、对待家人、对待社会、对待生命?”汤有祥认为,教育,归根到底是为生命奠基的事业。

    “说实话,我们的‘生命教育’很匮乏。”汤有祥很感慨,同样出身贫寒的他几乎将一辈子心血投入乡村教育。从1984年骑着自行车到处借钱、自建校舍,到如今桃李满天下。汤有祥很为楼威辰欣慰。

    如今,楼威辰已不是孤军奋战。围绕在他身边,有二十多名小伙伴。他们来自天南海北,在线上帮助处理各种求助信息,再把最棘手、最亟待线下解决的问题抛给楼威辰。如此一来,效率大大提升,路上也能安心驾驶。

    这样的温暖,也传递在千里之外的安吉。3月1日,“越野e族”湖州分队找到了楼威辰的奶奶,送去了慰问金,并进行了一次视频对话。这是离家后,奶奶第一次出现在眼前。楼威辰忽然发现,奶奶站在两名队员间,显得更矮小与苍老了。顿时,泪如雨下。

    前线很难容你长时间欣喜与悲伤,必须争分夺秒。亦如在2月28日,他本决定“打烊”一天,可第二天睡醒后,休假立马成了一种负罪感,继而又是新一天的奔袭。

    楼威辰说,每个人生命中,都有无比艰难的时段,将人生变得丰富而辽阔;这个世界,也并非因为有黑暗的存在,就没了光亮,更不要因为力量渺小而退却。至少,还有那么多人,努力生活着。


    上一篇:漯河市中心医院领导看望慰问援鄂医疗队员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