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东方头条 时间:2020-01-21 18:09:02
刚刚过去的2019年最后一个月,中国首搜国产航母“山东号”正式入列服役,中国海军从近海防御走向了蓝海战略。
国人称之为“最大自主品牌出海记”。其中流露出的,是人们对于中国国力、中国制造、中国研发在近年来“光速”发展的骄傲。
视线从“大”航母转向“小”汽车,同样的期待也在国人心头萦绕。
单一出口时代不再,中国品牌直面全球化产业竞争
2019年6月5日,长城汽车俄罗斯图拉工厂竣工投产,长城旗下
哈弗(参数|图片)
F7(参数|图片)同期在该工厂下线并全球上市,这款车型在克林姆林宫得到中俄两国最高元首的签名背书。
一周之后的6月12日,吉利收购宝腾后首款新车宝腾X70在马来西亚宝腾丹绒马林工厂试装下线。与此同时,吉利战略投资的亿咖通科技、宝腾汽车同马来西亚ALTEL公司正式签约,成立三方技术合资企业。半年后,12月13日,宝腾X70正式下线。
凭借对被誉为“马来西亚一汽”的宝腾全面输出管理和技术,吉利顺利杀入马来西亚市场,在继完成“蛇吞象”沃尔沃近10年后,再次上演了一出国际市场的逆袭大戏。
可以看到,在2019年全年中国车市普遍下滑的境况下,自主品牌的“出海”事业并未停滞,头部企业以各种渠道在各国拓展业务空间,“出海”战绩甚至一路高歌猛进。
前不久,上汽名爵在媒体专访中告诉水滴汽车APP,过去一年里,名爵成功杀入德国、挪威、荷兰等发达市场在内60余个国家,并在英国、泰国、智利、澳新、印度、中东GCC落地了7个“规模级”市场,2019年前9个月,其在泰国的份额已经超越多年霸榜的日本铃木。
据统计,2019年,上汽集团整车出口及海外销售35万辆,同比增长26%;奇瑞汽车全年新车出口突破10万辆;北汽集团全年整车出口突破7.7万辆;长城汽车全年出口6.5万辆,同比增长38.7%;吉利汽车全年出口量5.8万辆,同比增长110.6%。
尽管体量相较2018年有所下降,掉出了百万级之列,但相比上世纪90年代至千禧年前后,中国第一波汽车出口潮,可以发现今天自主品牌的“出海”已不单纯依赖出口贸易一种简单模式。
在吉利、长城、奇瑞们的不断地摸索和探路中,产业链输出、管理架构和技术输出、合资模式成为2019年自主全球化的三大新趋势,中国汽车“出海”实现了从1.0原始版本向2.0进阶版本的进化。
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曾公开表态:“自主品牌要想发展必须走出去,全球化是自主车企实现可持续盈利能力的必由之路。”在图拉工厂竣工仪式上,他甚至豪言“就是死在国外,也要去挑战”。
一如魏建军所言,今天的头部自主品牌对于必须落实“出海”战略都持有相同态度。面对日益激烈的全球化竞争格局,开拓海外市场不仅将助力主机厂在增转存市场逐步释放产能,同时,也是对中国汽车工业自主产研实力的一次认证。
自主高端化从“走出去”到“走上去”,靠的是体系化
奇瑞是最早实施“走出去”的中国车企之一。2001年,一位叙利亚汽车经销商在北京街头对奇瑞第一代
风云(参数|图片)轿车“一见钟情”,这促成了首批10辆奇瑞汽车成功引进叙利亚。此后从2003年至2018年,奇瑞连续16年问鼎中国品牌乘用车出口冠军,累计出口总量超过150万辆。
截至目前,奇瑞共在海外建立16个生产基地,搭建起了全球一体化的研发体系和销售体系,形成了从设计、开发到试制、试验较为完整的创新能力。其中,奇瑞欧洲研发中心主要承担为欧洲市场提供产品设计、研发和市场研究三大核心业务。而其北美研发中心则专注自动驾驶等方面的前沿技术探索。
随上海自贸区诞生而成立的上汽国际,从2011年开始进行集团“走出去”筹建。2019年,上汽集团异军突起,以超过中国车企海外年总销量33%的绝对优势成为自主“出海”先锋。
上海汽车国际商贸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兼副总经理赵爱民对这张成绩单表示,“我们并不满足于此,我们有更远大的目标。”
他口中的更远大目标是“把上汽的体系能力从国内复制到国外,全价值链‘不惜成本’走出去”,在导入全球化产品开发流程的同时,接受和本土文化的密切融合,在布局销售网点的同时,更多输出后市场的相关服务响应。
上汽乘用车公司副总经理俞经民则感慨,“如果想国内卖不掉,就卖到国际去,很难持续做。”在他看来,自主品牌最需要的是从战略、文化、思想、基因的高度进行海外产业的体系化打造。
据介绍,上汽集团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拥有3个创新研发中心、3座海外整车制造基地、95个海外零部件基地、12个区域营销服务中心、超过500个海外营销服务网点,并有4家海外物流分公司、3条远洋航线和多个金融公司。
水滴汽车APP认为,在2.0版本的基础之上,中国汽车“出海”要完成向3.0高端版本的升级,发展为大众、丰田等国际巨头车企的实力和规模,就必须实现品牌高端化的打造。不仅要“走出去”,更要“走上去”,进一步提升中国车企参与全球高端市场竞争的能力。
而这一步,靠的正是从产品、品牌、服务,到持续发展的创新模式,再到对全球用户的心智占领的全方位全球性布局。
水滴观点:
1月17日,长城汽车与通用汽车签署收购印度塔里冈工厂协议,塔里工厂将成为长城汽车后续进入印度市场的关键。
而根据此前已经公布的哈弗“5-2-1”战略、WEY品牌的2025规划,以及长城皮卡的“1-2-3”战略,2020年,长城汽车势必进一步加快全球化步伐。
此外,根据规划,2020年,上汽集团将有2~3款车进入欧洲市场,并将拓展新加坡市场,进一步辐射东盟。上汽名爵今年的出口量也将持平甚至超过国内销量。到2025年,上汽集团的年“出海”规模将达到100万辆。
另外,江淮计划在2020年出口10万辆汽车,长安和奇瑞都计划在2025年出口汽车达50万辆以上。
事实上,在全球汽车产业格局发生深刻变革的当下,电动化和智能化的全球化浪潮,无疑将成为中国车企进军国际市场的巨大契机。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今天世界汽车强国的出口量一般在200万辆左右,占比国内产量20%以上,德国汽车出口量甚至超过国内产量的78%。而2019年中国汽车出口总量占比国内产量还不足4%。
更为重要的,在贸易战频发,全球经济紧张的氛围之下,探索国际市场更涉及到政治局势、国家政策等多方面问题。
对自主品牌而言,如何完成“钢铁侠”到“航海家”的转变,开启中国车企在二零年代真正的“大航海时代”,使中国从汽车大国走向汽车强国,仍是一段很长的路。
文/闻烟
上一篇:冬季七大节油措施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