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知名律师

  • 18053115917
  • 经济纠纷

    周先生

    联系方式

    • 聊城知名律师
    • 咨询电话:0531-80961678
    • 24小时热线:18053115917
    • 律师微信 :18053115917
    • 济南市文化东路24号

    椅子文化:椅子的起源以及发展

    来源:东方头条 时间:2020-02-21 19:25:07

    现代生活当中椅子对于我们而言是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具,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随处可见。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们平常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都离不开它的身影,椅子不仅使我们生活的更加方便和舒适,而且还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椅子的出现还影响了我们的礼仪制度的发展。尤其是在古代封建社会当中椅子的出现和我们的生活习俗,等级制度,文化息息相关。

    但是我们都知道古代很长一段时间都是没有椅子的。我们在电视剧当中都知道古代人都是席地而坐,没有椅子。而且古代人的坐姿也有讲究,一般人不经训练是坐不久的。跪坐需双腿并拢,跪在地上,然后屁股坐在脚后跟上。其中“跪坐”的姿势是很不舒服的,时间久了会腿脚麻痛,让人难以忍受,以前就有大臣议事的时候,就是这种坐姿,上面的人在那里说个不完,下面的人在那坐立不安,但是即便是这样,也不敢乱坐。因为坐姿在古代那可是大有讲究。

    所以本期话题我们就来谈一谈古代椅子的产生以及发展,椅子在古代传递了怎么样的文化以及对今天的我们椅子的发展有什么启示和意义。

    01.椅子的形象

    椅子的形象则要追溯到汉魏时传入北方的胡床。胡床的传入还和汉朝和少数民族之间的交流息息相关,从西域地区经丝绸之路商旅通道流传至中原关中地区。胡床的使用范围广泛。日常生活当中的办公、睡觉、饮食等都在床上进行。

    在《后汉书·五行志》里记载,东汉末期的汉灵帝刘宏“好胡服、胡帐、胡床、胡坐”。

    这说明在那个时候,胡床已经是较为普遍的一种生活起居物品,否则,怎么连皇帝都会如此喜欢呢!而椅子就是在胡床的基础上改造而来的。两者的关系就像是孪生兄弟。胡床只要加个椅背和扶手,稍微改动一下就变成了一把椅子。

    02.椅子的名称来源

    “椅子”的名称最早来源于唐朝。在《济渎庙北海坛祭器杂物铭》中有记载:“绳床十,内四椅子”。由此得知在唐代就已经有了椅子这个名称。唐代以前的“椅”字其实是当做“车旁”讲的,“车旁”就指车的围栏。是人们乘车时依靠的围栏。后来的椅子,在制作上也是受“椅”即“车旁”的启发,就是在四足支撑的平台上安装围栏,正是由于这种关系,所以沿用了“椅”的名称,把这种坐具称为“椅子”了。

    但是,就在唐代而言,椅子的出现并没有取代坐榻的传统地位。在这个时期还没有广泛的流行开来。这一时期椅子的使用也就局限有钱有势的富贵人家罢了。

    03.宋代高型坐具的发展

    宋代椅子形式越来越多,当时已经有靠背椅、圈椅、扶手椅等等形式,用椅子的人也越来越多。甚至后面还出现用官名命名的椅子:太师椅。这么多种的椅子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坐得高了。这一时期典型的就是高型坐具的发展。高型家具的使用在民间形成时尚,广泛的流行。如在宋代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的商店,无不陈放各式各样高型家具。

    宋朝的椅子在外表特征上显示出简朴,雅致。它的造型结构,装修工艺都已经相当的成熟。而且在这一时期还出现了交椅。交椅则把胡床的高度,便于携带折叠的特点与儒家文化的正襟危坐,以及道家文化的优雅结合在了一起。典型的就是文化交流和融合的结果。

    04.明代的椅子简约、古朴

    明朝时期审美普遍倾向于简约古朴,很少有繁复的纹饰。椅子的造型也是一样,造型简单大方、结构稳定合理,给人感觉既秀气又挺拔还很舒展,具有强烈的“明式家具”特征。

    明代由于经济的繁荣和崇尚理学,有一大批文人热衷于玩赏、收藏,并参与了家具的设计。他们追求“简约、神逸”和“天然、幽雅”,对各类器具的制作工艺要求一丝不苟,但是反对一味地雕琢和漆绘。官帽椅优雅简洁的造型十分符合这种思想,成了他们精神寄托的首选。

    官帽椅属于典型的明式家具,造型简练,却法度严谨、比例适中。看似平淡,却尽含机巧。线条曲直相间,方中带圆。尽显其刚柔相济。这种设计构思充分体现了中国美学中动静相益、刚柔并济的审美概念。

    明式家具具有简约,朴素的特点既是装饰,又是承重部件,能够很好的起到了稳固家具结构的作用。对现代家具的发展也有重要的意义。

    05.清代的椅子注重装饰

    由于清代手工业技术的发展,椅子出现了精美的雕饰,其造型也更加丰富多彩。清式家具有很多前代没有的品种和样式,造型更是变化无穷。

    清代椅子在选材上,清式家具推崇色泽深、质地密、纹理细的珍贵硬木,以紫檀木为首选。彰显了家具庄严华美的气质。在结构制作上,为保证外观色泽纹理一致,也为了坚固牢靠,往往采取一木连作,而不用小木拼接。

    而注重装饰是清式家具最显著的特征。清代工匠们几乎使用了一切可以利用的装饰材料,因此在清代椅子不仅是人们日常的生活用具,同时它也是权力以及身份的象征。总而言之,家具在清代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其富丽堂皇的装饰效果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视觉审美冲击。这也是清式家具独特的魅力所在。

    06.椅子影响着我们的起居方式

    中国古代椅子的发展,可以简洁地用四个字来概括:从低到高。在早期的时候,古人都是席地而坐的,直至后来椅的出现,才改变了这一生活起居习惯。

    我国古代原本是没有椅子的,也没吃饭用的大圆桌,人们普遍都是跪坐着交谈、读书、吃饭、休息等。可以说,中国古人原始的生活起居状态就是一种“平面风格”——席地而坐,择地而卧,身体受力重心不离“地面”。

    但是,自从椅子传入中国后,就改变了中国人的起居方式,人们的起居方式也从由跪坐到垂足而座的转变。尤其在宋元时期,高足型的椅子已初具规模,上至皇室宗亲,下至平民百姓都已经流行开来了。人们的双腿解放以后,许多重要的仪式、日常的交际礼仪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以“跪”为主的礼节逐渐演变成了以“坐”为主的礼节。

    07.椅子有利于巩固封建统治

    在古代,椅子并不只是作为一种家具而存在的。在一些场合,它往往被赋予一种政治意味。

    在椅子出现之前,人们在正式场合必须两膝着地,小腿贴地,臀部坐在小腿及脚跟上。

    宋代以前,皇帝和群臣议事、大臣们向皇帝跪拜时,皇帝其实也基本在跪着,这种坐姿的平等拉近了皇帝和臣民的关系。那时的君臣关系更像是事业上合作的伙伴,“跪”没有低下的含义,而是一种恭敬虔诚的表现。

    椅子出现后,“跪”的意义与内涵发生了重大变化,皇帝坐在椅子上居高临下,臣民们则跪拜在地上,这种礼节上的巨大不平等使臣民们潜移默化地卑躬屈膝起来,在心理上巩固了皇权至上的观念,奴化了老百姓有利于封建统治。

    08.椅子出现导致了合餐制的产生

    椅子出现后,人们的坐姿显然升高了不少,身体位置以及视线都不一样了,自然而然一些高足家具就陆续开始流行,桌子也就应运而生, 逐渐 成为中国人吃饭、看书的最主要的家具。椅子出现前,由于坐姿、案几的低矮,人们围坐在一桌吃饭很困难,所以,那时一般都是分餐制。椅子和高足桌子的出现,奠定了围坐吃饭的物质基础,人们逐渐开始围坐在一张桌子旁吃饭,直到八仙桌出现,在一张桌子上吃饭已成了习俗,分餐制也就顺理成章地变成了合餐制。

    传统的椅子在设计上富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华丽的外表,以及简单实用的结构。但是,也具有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去进一步创新改进。这就需要我们建立自由的文化环境。文化在椅子的发展过程当中具有很大的影响

    文化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着椅子的发展。不同的文化状态下的椅子风格也不尽相同。自由的文化有助于新文化的融入,有助于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因此我们为了获得更加丰富多元的椅子。就需要发展多元文化,就需要一个宽松自由的文化环境。

    椅子的从无到有的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反映了我们社会时代的变迁。椅子刚开始是从少数民族传来的被称为胡床。但是在漫长的发展当中,才有了椅子。它已经不是一把普普通通的生活用具,而且它的身上也被赋予了更多的文化内涵。赋予了更多的意义。椅子的出现改变了我们的起居方式,改变了我们的礼仪制度,对我们传统文化的塑造有很大的影响。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声 明】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删除内容或协商版权问题


    上一篇:2020年软装流行色彩,高档客厅窗帘搭配浪漫满屋这样选准没错!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