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知名律师

  • 18053115917
  • 经济纠纷

    周先生

    联系方式

    • 聊城知名律师
    • 咨询电话:0531-80961678
    • 24小时热线:18053115917
    • 律师微信 :18053115917
    • 济南市文化东路24号

    古代木工为何不用钉子?我都看傻了

    来源:东方头条 时间:2020-02-23 15:47:23

    原标题:古代木工为何不用钉子?我都看傻了

    提起中国的古代木建筑,相信好多人都知道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不管多大多高的楼,没有一根铁钉,却非常牢固,历经几百年而不倒。我们看到一些古典家具也没有钉子,但是却很牢固,这些都是怎么一回事呢?

    7108个零件全榫卯打造的天坛

    榫卯,是古典家具之魂,一榫一卯之间,一转一折之际,凝结着中国几千年传统家具文化的精粹,沉淀着流光回转中的经典家具款式的复合传承。

    这些动图带你了解老祖宗们的手艺杰作,感受中国传统家具文化,感受他们的木匠精神!

    榫卯是古代中国建筑、家具及其它器械的主要结构方式,是在两个构件上采用凹凸部位相结合的一种连接方式。凸出部分叫榫(或叫榫头);凹进部分叫卯(或叫榫眼、榫槽)。其特点是在物件上不使用钉子,利用卯榫加固物件,体现出了中国古老的文化和智慧。

    “榫卯结构”是古代皇家建筑的主要结构方式,无需钉子,就可以把木质框架牢牢筑构。在中国从2500年前鲁班祖师爷时代,木工和木质建筑就已经形成行业规模了,那时候鲁班祖师就已经学会开十几种隼了,造就了古代木工要用开隼的方法做木工活儿。随着年代的积累,形成了成套的开隼技术和文化。

    到了宋代及宋代以后,榫卯结构开始运用于室内家具。这时候在建筑上已经形成了成规模、系统的、成熟的隼卯结构,卯隼结构随着室内家具的出现和时兴,又迎来了新的辉煌,产生了新的高度。

    榫卯的应用

    建筑

    中国的木建筑构架一般包括柱、梁、枋、垫板、桁檩、斗拱、椽子、望板等基本构件。这些构件相互独立,需要用一定的方式连结起来才能组成房屋。在中国建筑中,原则上采取榫卯连接的方式,必要时也会用铁钉。

    家具

    中国家具把各个部件连接起来的“榫卯”做法,是家具造型的主要结构方式。各种榫卯做法不同,应用范围不同,但它们在每件家具上都具有形体构造的“关节”作用。

    若榫卯使用得当,两块木结构之间就能严密扣合,达到“天衣无缝”的程度。它是古代木匠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工匠手艺的高低,通过榫卯的结构就能清楚的反映出来。

    榫卯的分类

    几十种不同的“榫卯”,按构合作用来归类,大致可分为三大类型:

    主要是作面与面的接合,也可以是两条边的拼合,还可以是面与边的交接构合。如“槽口榫”、“企口榫”、“燕尾榫”、“穿带榫”、“扎榫”等。

    燕尾榫

    作为“点”的结构方法。主要用于作横竖材丁字结合,成角结合,交叉结合,以及直材和弧形材的伸延接合。如“格肩榫”、“双榫”、“双夹榫”、“勾挂榫”、“锲钉榫”、“半榫”、“通榫”等等。

    格肩榫

    将三个构件组合一起并相互连结的构造方法,这种方法除运用以上的一些榫卯联合结构外,都是一些更为复杂和特殊的做法。如常见的有“托角榫”、“长短榫”、“抱肩榫”、“粽角榫”等。

    抱肩榫

    榫卯的作用

    榫卯被称作红木家具的“灵魂”,木构件上凸出的榫头与凹进去的卯眼,简单地咬合,便将木构件结合在一起,由于连接构件的形态不同,由此衍生出千变万化的组合方式,使红木家具达到功能与结构的完美统一。

    榫卯结构有什么优势呢?

    榫卯结构与铁钉相比,木件间巧妙组合可有效地防止木件的扭动,而铁钉连接是做不到的,随着铁钉的松动则发生扭动,必然容易散架。

    铁钉还有生锈,疲劳等问题,而用榫卯结构,如一些红木家具能使用几百年也完好如初。

    装配运输与维修来说,用榫卯结构比铁钉来说必然更有优势。

    看完以上这些,你们是不是要为我们的祖先点赞了呢~

    版权说明

    综合自网络; 版权归属原作者;如有侵权请告!


    上一篇:君子兰开完花,一换一剪都做好,2个月后呼呼再次开满花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