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东方头条 时间:2020-03-05 01:30:48
小户型空间就像生长的细胞,细胞会不断变化,收纳也需要生长适应。
如果你买的房子需要住10年、20年甚至更长时间,将来要面对的情况可能会有:父母搬来同住,家里有宝宝,而你也会慢慢老去(生活习惯会改变,有时是不得不改变)......
那么这时的收纳就不仅仅是合理这么简单了,它还要想得长远。
需要将收纳做到极致的往往是小户型,由于面积有限,想要生活得便利、舒适就必须要在空间“匮乏"的状态下找到可行解决方案。小户型也是里白工作室平时接到的最多的案例!
这篇内容,我结合理论+实际案例来说下小户型该如何做到极致收纳。
如何理解收纳?
提到收纳,大家一般想到的就是把东西都塞好!其实收纳并不是这么简单的一回事,不然也不需要设计师了。
更专业的来说,收纳空间是在不破坏房间布局、风格的情况下,室内存放物品的地方。
收纳空间设计不少于住宅面积的10%-20%是比较合理的设计,有的可能需要更多,这个就要结合每个业主家的自身情况而定了。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收纳够不够用大家都能感觉得到,比如在厨房做饭时总觉得东西太多碍手碍脚,台面上密密麻麻......
*收纳不足的厨房空间
你可以根据百分比估算一下自己家的收纳够不够,如果是没经过一定设计的房子,通常都会少,住久了自然东西就没地方放,变成眼见心烦乱糟糟的景象。
大家要注意一点房子越小,收纳的比例就应该越高。而收纳空间从大的方面来说可以是储藏室、衣帽间,小的方面也能是放钥匙的搁物架,今天重点来看大的收纳空间。
收纳的不同分类
01.根据开放程度来分:显性收纳、隐性收纳
显性收纳:看得见的收纳,包括开放型、半开放型收纳。
其中开放型的具有陈列性质,虽然在容量上不占特别优势(不太适合小户型),却能给业主的生活带来便利。因为它最大的优点就是醒目,你能清晰地知道自己要用的东西放哪,拿和取都方便, 一目了然,不过缺点是有些家庭和地区不适合,打扫起来比较麻烦。
*开放式收纳
半开放型介于显性和隐性收纳之间,这是大部分人都会选择的收纳方式,它的封闭部分能最大限度贮藏物品,开放的部分又有比较好的展示性,能有效协调开放与封闭收纳的关系。
*半开放型收纳
那么开放的比例是多少呢?在《小家越住越大》中提到一个原则叫做藏八露二。
你常常要用的,藏在柜门后面拿取会很有些不方便,可以放在外面,而有些因为不常用藏起来会显得比较干净整洁。太高和太低的地方都适合做成有柜门的形式,免得增加打扫卫生的麻烦。
提醒大家尤其是在灰大的城市,最好经常开窗通风,空气质量差的话就把新风系统装上,通过频繁的进风-排风,落灰现象会比没装新风系统前显著减少。
*半开放型收纳
隐性收纳指全封闭型收纳,是你看不到的那些地方,有人说,隐性收纳更侧重于功能性,对外表不做过多的要求,这一点我是否定的。
比如我们之前改造过的一个极简风格的住宅,业主希望能有一个干净整洁的视野。
想打造这样一个效果其实并不简单,不是像有些人说的那样,“极简一点不适用,根本放不了东西”。相反,真正以实用为主的居家极简更加注重收纳。
考虑到业主有随手放东西的习惯却不想破坏室内的整洁,设计师在房间各处都巧心设计了隐藏式收纳空间。举个例子,玄关旁边的通顶定制鞋柜,可以收藏100双鞋子,普通鞋柜是40cm进深,为了顺延整体相连的橱柜,鞋柜做到了60cm,九层的鞋柜每一层都可以抽拉,每一层都有独立的灯带,方便拿取。
在厨房你看不到燃气表、燃气管、全屋净水,因为它们都被设计在柜子里面,冰箱也被内嵌在墙内,形成一个零死角的极简空间,在客厅,电视柜周围你看不到各种乱七八糟的线……
有些家具是成品的,有的需要定制,在刚才的两个案例和接下来要分享的案例中,都是定制家具。
在风格混搭+格局优化,75平米小户型改造后变超美新家的案例中,多功能室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一整面的定制衣柜大大增加了收纳空间,让它平时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衣帽间来使用。柜子对面是一张翠绿色沙发床,旁边的置物架可以用来放书,这时它又变成一个安静的阅读角。而当家里来了客人或是是父母过来小住,拉开沙发秒变卧眠区,这间屋子又成为了不被打扰的舒适次卧。
在这个案例中,45平米小户型改造,莫兰迪色晕染下的零死角极简宅 两位业主喜欢看书,可是没有多余的空间专门放置书柜,于是利用了墙上的空间做了书架,而当卧室的轨道门拉开时,书架就隐藏在了门后面,与其为一体的是定制的电视柜,电视上方同样留出了收纳的空间。
收纳是小户型改造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在有限的空间、有限的条件之下创造出更多可能性是不必可少的设计功力,也是设计中最有意思的地方之一,欢迎对这个话题感兴趣的朋友来私信。
下一篇:最后一页